上一篇文章中股票配资知识官网,我们系统地总结了贾府中水平最高的管理者贾母的管家风范。那么,除开贾母而外,贾府中谁的管家水平最强呢?
我认为,还要推探春和王熙凤姑嫂两个,是并列第二,可入“钻石管理者”的行列。她们二人在位时,虽然各方面的管理手段没有贾母强,但也做出过可圈可点的政绩。
本文就先从这位王·贾府著名的常务CEO·宁国府在可卿丧事期间万众瞩目的高权限特派员·熙凤,讲起。
凤姐的管家手段主要是以细致严整著称,主张一个事必躬亲、锱铢必较。
战术层面,人家说她的“脸酸心硬”(14回)、“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65回)等等,甚至于她自己说别人的“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都不扶”(16回),她都是“全挂子武艺”。
可以说,凤姐能够以一个年轻的、大老爷那边的媳妇的身份,长期管辖荣府的大事小情,而且将下人治得服服帖帖,绝对是极为难得的事。
凤姐管家的优秀案例自然是数不胜数,以往论者也多有著述,那些主要的事迹我也就不赘述了。
展开剩余86%这里我想举一个非常小众的细节供大家品鉴。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曹公的笔墨总共才几十字,是发生在协理宁府期间,荣府的执事者进来回话的时候。
当时,凤姐正准备“现开发”那个“睡迷了”迟到的倒霉蛋,忽见有荣府的人来支取东西,作者写道:“凤姐命彩明要了帖念过听了,共四件。因指两件说道:‘这两件开销错了,算清了再来取。’说着掷下帖子来,那二人扫兴而去。”
这个细节可不简单。凤姐的心思彼时正在考虑如何在宁府立威,如何用这个睡迷了的妇人作筏子让大家都惧怕她,是忽然被打断的状态。此时,来支取东西的有四个人,应该是负责四个不同的领域的事情。
凤姐能够在听完四个人的开销报表后直接快速给出回复意见并做出决策,这说明她对这四个人所提到的事务都非常熟悉。而这些,仅仅是贾府每天“一二十件大事、三五十件小事”中的冰山一角。
这还不算完,更加体现凤姐高超管家能力的是她居然不识字,只能靠超强的听力、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来处理事务。
对于现代人而言,即便熟背九九乘法表,当下的我们完成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或乘除法尚且有概率需要用计算器,而凤姐不光没学过算数,大概率不会打算盘,甚至连字也不认识几个。
在这种情况下,凤姐仅靠她强大的大脑,强记数十件事的细节,并快速计算大概所需的银钱数目,而且就这么几秒钟的反应时间内,就能算得比那些前来支取银子的下人用纸笔算出来的还准。不得不说,其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邓稼先和欧拉都有类似的能耐。欧拉晚年双目失明,就是靠他逆天的想象能力和心算能力,即便再也不能用纸笔计算和绘图,仍然强行靠口授完成了大量的著作和公式推演工作;邓稼先则是极擅长提纲挈领地估算,据说有一次他的手下打来电话汇报大家用几个月时间算出的数据,邓稼先却只花几秒钟就反应过来这个数据的量级不对,遂直接打回去让下属重算。
凤姐算数的这个细节,曹公只是随便写写,读者也大都随便读读,因为它正是凤姐的管家日常,大家都觉得这根本不算什么,她肯定每天都这么算、这么记。但是只要设身处地想想,便能体会到凤姐过硬的管家素质和技术究竟有多惊人。
然而,凤姐尽管拥有非常高的管家技术,却仍然称不上超一流的管理者——这一点也确实是非常值得我们现代的一些管理者深思的。
凤姐管家,最核心的缺陷就在于,在“道”的战略层面,她几乎没有什么建树,而这也正是作者说她“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原因:没有战略的方针作指导,战术上即便已经几乎逼近人类的极限,也恐怕很难做出真正的成绩来。
当初,秦可卿在登仙之际向凤姐提出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提醒,建议她在祖茔、家塾这几方面早做打算,以使得家族败亡之际有退路可走。但这些建议,凤姐统统都忘在脑后,完全没有引起任何重视。
凤姐遗忘可卿的忠告也并非偶然,因为她在任何的长线思维中都算不上优秀,更不必说为家族谋发展和退路这种又长期又复杂的问题了。
通常来讲,对于一些具体的小事,凤姐往往能够提出极好的执行方案。例如当王夫人责问她绣春囊一事时,凤姐不仅在极短的时间内洗脱了自己的嫌疑,而且还帮王夫人想到了事从权宜的查办方案,既不大张旗鼓惹人非议,又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侦查绣春囊的物主,顺便还因裁撤丫鬟编制,能够节省用度。
但对于战略层面,例如涉及家族长期发展的事情,凤姐则往往并不加考虑。比如当贾珍委派凤姐协理宁国府时,她也是极短时间内就抓住了宁国府的五大弊病,件件一针见血。
但其后,当她真正着手协理时,仅仅关注到自己在任这几十天,希望大家按自己的规矩来行事,甚至用迟到者扎筏子等行为,也只是关系到当前的丧事的效果。事前事后,她完全没考虑过建议贾珍或尤氏等人在宁国府内整饬一番,使得这些宁府内的弊病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若要说凤姐没有这个权限去提醒和建议宁府众人,所以她“不干己事不开口”,也并非如此。面对醉骂的焦大,凤姐怒道:“以后还不早打发了这没王法的东西!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倘或亲友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可见凤姐并不是不想提醒或者觉得自己置喙别人的家事不合适,她不建议贾珍等人推行改革,仅仅是因为她压根没想到要做这件事。
可以想见,尽管在凤姐勤谨威严的治理之下,宁国府在可卿丧事期间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但凤姐一旦回到荣府,宁国府又迅速恢复到之前那种一摊散沙的状态里。她倒是获得了大家的赞誉,但这几十日的辛苦却于大局无益。
除此之外,为了三千两银子和一点成就感,凤姐通过假借贾琏之名写信,做下伤天害理之事;自己怀孕期间只因为怕落他人口实,拒不休产假,天天勤谨工作,过度劳累,导致关系到自己未来地位的儿子小产;为了自己大房奶奶的地位和威名,不仅将贾琏违法偷娶之事通过张华闹得人尽皆知,而且还打掉尤二姐成型的男胎、逼死尤二姐,全不考虑社会影响和自己与贾琏的长久感情……凤姐的这些做法,都是站在短期而言不得不佩服其精明厉害,但长期来看又显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
到红楼梦的后期,凤姐再短视也已意识到贾府的未来入不敷出,恐怕难以支撑,甚至也试图和王夫人提出想要给园中的小姐们裁员。但这个阶段,她却仍旧只局限于为了应付紧急的事情而当掉一件又一件做工精美的首饰和金项圈。
甚至于,她和平儿私下里议论贾府的经济时,竟也只看未来的几年之内是否会崩溃,而更长线的发展,完全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姑娘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老太太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不过零星杂项,便费也满破三五千两。如今再省些,陆续也就够了。”
且看,这段中凤姐考虑的花钱的大事范围,仅局限于玉字辈的爷们和小姐的婚事,以及老太太的丧事这一层,而且看她的意思,似乎准备把府里所有剩下的老底都算上,用于应付这几件大事。
那么这以后,贾兰、巧姐一辈还要不要办亲事?王夫人邢夫人一辈还要不要办丧事?这些凤姐一概全不考虑,仿佛这几年要是能平安度过,日历就截止了,后面的事也不用再想了。
——当然,极为讽刺的是,凤姐尽管短视,但她这次说得还真对:贾府大厦倾覆,她自己的立足之地也不复存在,后续的事也的确是不必再想了。
凤姐的管家水平之所以仅止步于“钻石”段位,也许是由于她自己归纳的不识字、没有读过书所致,也许是由于她天生的过于好强、斤斤计较而无法认清大局。
不管怎样,她尽管是贾府上下公认的厉害角色,但说她是“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也不算冤枉了她。
作者:泥娃娃股票配资知识官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发布于:安徽省倍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